2025中国(北京)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展览会
CBIAIE 2025中国(北京)国际老年产业博览会
2025年04月11-13日      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

EN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距离开幕还有 -74 天

EN
关闭

2022中国(青岛)国际储能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我国养老产业大发展时期即将来临

2022-12-16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此次出台《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并明确了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等9个主要指标,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养老产业战略顾问张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规划》出台可以预见,“十四五“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以及适老相关产业迎来机遇,同时将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和保障体系落地。

适老化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规划》部署了9方面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再次提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此外包括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等。

   近两年,养老产业发展明显加速。据工信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业内估算,仅养老用品服务市场未来规模远不止百万亿,其中养老制造业的市场潜力就在30万亿以上。

   《规划》提出,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大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针对不同生活场景,重点开发适老化家电、家具、洗浴装置、坐便器、厨房用品等日用产品以及智能轮椅、生物力学拐杖等辅助产品,推广易于抓握的扶手等支撑装置以及地面防滑产品、无障碍产品,发展老年益智类玩具、乐器等休闲陪护产品。针对机构养老、日间托养、上门护理等需求,重点开发清洁卫生、饮食起居、生活护理等方面产品,提升成人尿裤、护理垫、溃疡康复用品等产品的适老性能,发展辅助搬运、翻身、巡检等机器人。发展老年人监护、防走失定位等产品。

 张弛表示,与日本、欧美国家老龄产业相比,我国老年用品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产品种类匮乏,有效供给明显不足,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有待解决。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制修订一批关键急需的老年用品和服务技术标准,促进质量提升,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立老年用品产品目录,适时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对自主研发、技术领先、市场认可的产品,优先纳入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发展嵌入式康复辅助器具销售和租赁网点,提供用品展示、预约使用、指教学、售后维修、回收利用等服务。

   同时,鼓励发展产业集群。鼓励国内外多方共建特色养老产业合作园区,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打造制造业创新示范高地。优先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规划》提出,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在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推进国际性、跨区域合作。

调动各类资本建设普惠养老服务网络

   “十三五”期间,我国构建起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按照《规划》,到2025年,乡镇(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到60%,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针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的经验总结,“十四五”时期仍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培育一批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动集中管理运营和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

   张弛表示,“家庭养老床位”是一种新养老服务方式,首先是节省了老年人在机构养老的床位费,还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受到专业化的服务。而养老服务机构节省了建设和土地的费用,当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投入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是投入一个机构养老床位的1/5。但是家庭养老床位需要有相应的足够支撑、规范标准和服务监管。

   对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提出,各地要严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结合实际适当上调标准。同时,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具备条件的可重点开展失能老年人全日托养服务,无偿或低偿使用配套设施的,应当以普惠为导向确定服务价格。

   普惠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规划》提出,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加大国有经济对普惠养老的支持。建立国有经济对养老服务供给的补短板机制,强化中央国有经济在养老服务领域有效供给,加强地方国有经济在养老基础设施领域布局。引导地方国有资本积极培育发展以普惠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国有企业。对主要承担养老服务功能的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服务质量、成本控制、运营效率等情况。

  此外,来自智慧养老服务领域的专家马留峰建议,通过智慧养老融合养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马留峰说:“智慧养老行业在近两年逐渐起步,把企业的服务和老人的需求,通过智慧养老平台串起来,打破各种智能适老产品之间的壁垒,实现医养、生活、食品等养老服务数据共享,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发展。“
分享至:

联系我们

电话:+86-157 1292 7159

邮箱:1810543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