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青岛)国际储能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2023-01-07
我们将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能给智慧养老产业的从业者带来启发。
问题丛丛,尚待解决
智慧养老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现阶段,还是存在了一些供需不匹配、市场小散乱差、缺乏行业标准、数据安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着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1、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的接受程度不同
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产业,其受众群体是老年人,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45-60岁年龄段仍具有一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但60岁以上的老人对智能产品接受度低,所以市场难以针对所有年龄段的老年人大规模铺开。
2、智慧养老产品设计缺乏针对性
许多智慧养老产品与老年人实际生活与需求脱节,这些产品只是硬性安装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不能有效匹配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实际上我国研发的养老科技成果并不少,但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被老年人用上,原因或许在于智慧养老产品的研发尚未做到有效而精准地对接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此外,在技术水平、实际运用上也没达到足够的便利、舒适和易操作。有很多产品只是简单的数据展示和对接,在使用场景中,根本无法随时随地对老人金卡情况进行监测。
3、智慧养老平台缺乏线下服务资源的整合
由于现有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成熟度不够,医疗服务资源紧张,造成线下服务难以对线上平台进行有效支持。有些地区譬如未搭建平台前的上海,虽具有丰富的线下资源,但是缺乏有公信力度的平台作为展示平台,导致线下服务利用率低,而在建立“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后,实现了全市的资源整合。
4、数据安全性难以保证
企业缺乏对大数据信息的保护能力,数据安全性和老年人隐私难以保障。如果老年人隐私数据泄露,或将引发重大社会事件,这也是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需要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5、行业缺乏标准,政府监管度低
智慧养老产业从业者众多,行业中的竞争日趋激烈,但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仍有待提高。标杆企业尚未出现,使政府不能通过标杆企业动向和反馈制定行业标准。在政府监管度低,智能硬件、系统及平台的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无序竞争,降低老年人对产品的体验。
1、科技服务+人性关怀,让智慧养老有温度
面对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科技服务和人性关怀结合,使智慧养老不止步于冰冷的科技。人文关怀可以采取精神慰藉、心理关怀、陪同就医、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等形式,与科技服务中的紧急呼叫、日常生活资讯、健康管理档案、安全健康监测相融合。
2、应用人性化+子女“教”“导”,让智慧养老有市场
针对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接受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企业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特点的产品。例如,交互设计以语音系统为主,打字输入系统为辅,输入输出图像化、语言化,充分理解老人的心理、身体状况。另一方面,需要动员子女的力量,通过家庭教学,帮助老人使用智能产品。子女的讲解和陪伴也会让更多老人正视养老问题,提高老人对智慧养老的接受度。
3、科技覆盖+资源整合,让智慧养老有路径
面对互通问题,需要科技覆盖与线下资源相匹配,老年人的吃、住、行、游、购等需求通过科技作为支撑,针对其特点做好资源对接。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打造大健康产业链,使线上线下资源得到有效统一,信息得到有效传播、发挥智慧养老产品的真正作用。
4、产业为本+金融为器,让智慧养老有前景
企业应该以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为核心打造竞争力,做好自身定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的产品。譬如点对点的探测技术、被动式的求助技术、菜单式的需求服务、日常生活的习惯参数和健康管理、数据积累的主动干预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升级。与此同时,企业应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根据自身情况融资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力,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吸引资本市场的青睐,走产融互动的企业发展道路。
5、把握政策+数据运用,让智慧养老有方向
智慧养老企业对于政策、风向的把握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要积极关注啊本地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和相应细则,把控政策动向。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掌握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和客户真实需求,使得企业占据市场有利地位。
因此,智慧养老其实是在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后,辅助老年人健康独立生活的一系列技术手段、产品、系统及平台。
智慧养老未来发展,以技术为手段,以老年人数据和需求收集为基础,以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中的健康、正常生活为目的,打造一整套产品服务体系。